分类导航

我校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首捧“优胜杯”

 

    新闻经纬讯 1017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承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苏州落下帷幕。我校报送的6件参赛学生作品中,获得特等奖1件、一等奖1件、二等奖4件,以总分330分捧得大赛优胜杯,分数位居全国参赛高校第五位次,名次排在全国参赛高校第十一名,总成绩在湖北省高校排名第一。这是我校参加挑战杯全国竞赛十余年来第一次捧得优胜杯奖杯,也取得了该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

 

                  我校在本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上取得的成绩

 

                       我校挑战杯特等奖作品参加专家问辩

  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挑战创新路,共圆中国梦为主题,于1013日至17日在苏州大学举行终审决赛。此次竞赛共有来自内地及港澳台地区454所高校的1194件作品入围全国终审决赛。经过前期的网络初评和集中复评,以及决赛期间的作品公开展示和现场问辩,全国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34件,一等奖作品104件,二等奖作品288件,三等奖作品710件。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并列获得本届挑战杯,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与我校等24所高校获得优胜杯,香港中文大学获得港澳优胜杯;其中湖北省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2件,分别由我校和华中师范大学获得;湖北省参赛高校中,由我校以330分和华中科技大学以270分的成绩捧得竞赛优胜杯

 

     信思金副书记陪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观看我校作品展示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千万元,用于扶持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积极构筑学生自主创新攀登行动科技文化体系。校党委信思金副书记多次对参赛作品给予指导。大赛期间,信思金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与相关学院领导一起奔赴苏州,亲切看望了我校参赛代表团的学生与指导教师,观摩并指导了各件作品的答辩,鼓励各参赛团队在封闭答辩期间正常发挥,突出作品的优势,认真聆听评委的意见与点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办于1989年,大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历经20多年的发展,竞赛规模持续扩大,作品类别日益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发明创造、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等多个领域,每届参赛高校已达千余所。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受到学术界、投资方的垂青,实现了孵化与升级,创新成果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向着更深的层次推进。

 

                                我校代表团与优胜杯合影

 

据悉,经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表决通过,广东工业大学作为承办单位、香港科技大学作为联合承办单位获得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承办权,根据全国挑战杯竞赛相关章程,我校将以优胜杯获奖高校的资格,首次从全国挑战杯组委会委员单位晋级到组委会副主任单位。(供稿 团委 责任编辑 网宣)

  附: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获奖成绩

  优胜杯:武汉理工大学(330分)

  特等奖:
  《旋转组合式不落梁顶推装置》(交通学院,参赛学生:张一峰、杨壮、张朦朦、佘日辉、喻钊、尹航、刘彬、田方媛,指导教师:胡志坚、吴卫国、孔祥韶)

  一等奖:
  《巷道掘进设备自动导向及其标定校准系统》(信息工程学院,参赛学生:强永龙、曾蝉、许银帆、贾文卓、张敬一、刘果、李依隆、张小奥,指导教师:刘新华)

  二等奖:
  《钙钛矿型镧锶钴氧分级介孔纳米线锂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与机理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学生:石长玮、刘学、凤建岗、黄磊,指导教师:麦立强)
  《混合磁流体研磨试验装置设计开发》(机电工程学院,参赛学生:李长坤、李士盈、贾衍俊、苟利军、郑定洋、胡世艳、吴迪、盛甘澍,指导教师:吴波)
  《非圆齿轮分割器系列设计与研究》(物流工程学院,参赛学生:郑方焱、孙科、杨公波、李传、陈萍、张斯阳、沈威、刘红俊,指导教师:陈定方、陶孟伦)
  《形式均衡与实质均衡: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研究——以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为例》(政治与行政学院,参赛学生:周怡、潘承、胡苏敏、刘悦、李雨菲、周蜜、庞梦君、杨蔚,指导教师:艾靓、邓万春)

  累进创新奖铜奖:
  《面向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的行星传动齿轮齿条爬升与锁紧系统》(物流工程学院,参赛学生:张争艳、李涛涛、阳学进、苏阳阳、和龙、银莉、周超超,指导教师:陈定方)

 

 

 

 

 

 

 

 

常用系统 主页导航